《咏鹅》——骆宾王
原文:鹅鹅鹅,曲项向天歌,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
注释:咏:用诗词来描述,表达。
译文:鹅呀,鹅,弯着脖子向天欢叫,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,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。
赏析: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,“鹅!鹅!鹅!”写出孩子们初见鹅时的惊喜,接下来的三句,“曲项向天歌”写鹅鸣叫的神态,“白毛浮绿水”“红掌拨清波”写鹅游水嬉戏的姿态,写得极为生动传神,全诗语言清新活泼,孩子们通过诵读,能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一幅“鹅在水中嬉戏”的美丽画面。
《静夜思》——李白
原文: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,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注释:静夜思: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。
译文: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,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,我禁不住抬起头来,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,不由得低头沉思,想起远方的家乡。
赏析:短短四句诗,写得清新朴素,明白如话,它的内容是单纯的,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,它是容易理解的,却又是体味不尽的,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,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,但却又是脱口吟成、浑然无迹的,从这里,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“自然”、“无意于工而无不工”的妙境。
《春晓》——孟浩然
原文: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,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
注释:晓:天刚亮的时候,春晓:春天的早晨。
译文: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,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,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,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?
赏析: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,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,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,而是通过“春晓”(春天早晨)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,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,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。
《悯农·其一》——李绅
原文: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,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
注释:悯:怜悯,这里有同情的意思。
译文: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,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,普天之下,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,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。
赏析:一开头,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,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,那一滴滴的汗珠,洒在灼热的土地上,这就补叙出由“一粒粟”到“万颗子”,到“四海无闲田”,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;这也为下面“粒粒皆辛苦”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,可谓一以当十,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、雨雪风霜,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。
《登鹳雀楼》——王之涣
原文: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,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注释:鹳雀楼:旧址在山西永济县,楼高三层,前对中条山,下临黄河,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,故有此名。
译文:太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,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,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,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。
赏析: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,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,前两句写所见。“白日依山尽”写远景,写山,写的是夕阳西沉的景色。“黄河入海流”写近景,写水,写的是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,这里,诗人运用极其朴素、极其浅显的语言,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,收入短短十个字中;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,也如临其地,如见其景,感到胸襟为之一开。
| 序号 | 诗歌 | 作者 | 适合年龄 | 诗歌含义 |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 | 《咏鹅》 | 骆宾王 | 3-4 岁 | 鹅鹅鹅,曲项向天歌,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 |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,“鹅!鹅!鹅!”写出孩子们初见鹅时的惊喜,接下来的三句,“曲项向天歌”写鹅鸣叫的神态,“白毛浮绿水”“红掌拨清波”写鹅游水嬉戏的姿态,写得极为生动传神。 |
| 2 | 《静夜思》 | 李白 | 4-5 岁 | 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,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 | 短短四句诗,写得清新朴素,明白如话,它的内容是单纯的,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,它是容易理解的,却又是体味不尽的,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。 |
| 3 | 《春晓》 | 孟浩然 | 5-6 岁 | 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,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 |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,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。 |
| 4 | 《悯农·其一》 | 李绅 | 6-7 岁 | 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,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 | 一开头,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,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,那一滴滴的汗珠,洒在灼热的土地上,这就补叙出由“一粒粟”到“万颗子”,到“四海无闲田”,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;这也为下面“粒粒皆辛苦”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,可谓一以当十。 |
| 5 | 《登鹳雀楼》 | 王之涣 | 7-8 岁 | 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,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 |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,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。 |
标签: #幼儿早教唐诗可以教哪些
在线咨询